江南体育最新新闻报道视频-江南今天最新直播视频

Zibo Jiank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致同咨询行业洞察】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行业

产品详情

  工业机器人具有通用性、智能化、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高、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已成为先进制造业中无法替代的装备和环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中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7亿美元,全球占比45%。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30万台,2011-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26%,远高于全球市场的12%复合增长率。工业机器人大范围的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金属制作的产品等领域,且随着新能源行业兴起,逐步向锂电、光伏等行业拓展。

  产业政策频出,国家全力支持工业机器人发展。2023年1月,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制定了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的目标。同时,国务院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工业机器人,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从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垂直多关节机器人、水平多关节机器人(SCARA)、并联机器人(DELTA)和协作机器人。

  根据IFR数据,垂直多关节机器人由于负载高,多应用于汽车、3C电子等行业,覆盖装配、焊接、装卸等环节,其需求量稳定,是销量占比最高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有别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打破了传统局限,在机器人与工人之间无需设置隔离栏分离,双方能够在共同空间中进行近距离交互,实现协同作业。当前我国协作机器人正处于快速导入阶段,能够完全满足工业和服务多个场景的应用需求,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稳定增长,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达210亿美元,预计同比增速为8%。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99亿美元,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比重有望达47%。2019-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保持超过10%的年增长,市场规模占全球规模比例呈上升趋势。

  工业机器人大多数都用在消费电子、汽车、金属制作的产品等领域,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产业的发展,推动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多元化并向锂电、光伏等行业扩容:

  工业机器人市场集中度较高,由来自日本、瑞士和德国的“四大家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发那科(FANUC)、安川(YASKAWA)、ABB和库卡(KUKA)在中国的销量市占率合计高达39%,而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和汇川技术机器人销量市占率仅为6%和5%。

  工业机器人领域国产替代进程逐步提速,2023年第一季度国产化率达41%,有望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2025年实现工业机器人内资品牌市场占有率占比50%的目标,国产化前景广阔。

  工业机器人行业持续收到长期资金市场的关注。近一年重要并购融资案例包括天创机器人C轮融资、长广溪智造A轮融资、行健智能B轮融资、图灵智造A轮融资等。

  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影响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商盈利能力和行业发展。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和驱动功能均来自于核心零部件,包含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由于技术壁垒较高,主要核心零部件仍被国外供应商垄断,国产化率较低(整体低于35%)。技术壁垒制约国内整机厂商渗透高精度应用场景,使得高端市场难以进入。此外,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占机器人整机成本的比例高达70%,由于国内工业机器人整机厂商采购规模比较小,相比外资品牌没有议价权,采购成本更高。2021年以来,进口电子元器件价格持续上涨,交期延长,如未来工业机器人原材料出现供应不及时、价格大大上涨或供应商中止、减少对厂商的材料供应,而工业机器人整机厂商不能采取一定的措施转移上述压力,将会挤压盈利空间。

  工业机器人部分产品细分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产业引导和资本助力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加入,原有竞争对手持续发力,同时产品普及率上升,市场规模增速放缓,机器人整机厂商将面临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的风险,而价格战通常成为主要的竞争方式。当厂商对成本的控制无法匹配价格的下降,将导致盈利能力变弱。因此整机厂商需要紧跟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有效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提高管理、生产及服务能力,通过设置较高的竞争壁垒,才能应对价格战的冲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扫一扫快速查看